查看原文
其他

全国政协委员李晓明:课里乾坤

HAPPY TEACHER'S DAY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我们需要千千万万个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政协委员中有许多教师,他们如何在实践中践行,努力成为“大先生”,他们又从教师工作中享受到了怎样的乐趣?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特邀几位委员分享他们做教师的追求、坚守与幸福。                                                                                                                                        ——编者


课里乾坤

文丨李晓明

教师最本职的工作是什么?是上课。教师最该努力的是什么?是把课上好。

这样的说法,有时候似乎是一种压力,当然也是一种压力,但更可以感到的是一种幸运。

40多年前,我在农村中学当老师,那是一所生产大队办的学校,按现在的看法是条件很差了。后来得知教过的班上有5个学生考上了大学,明知跟自己的关系不大,主要是他们的天分和努力,但也是十分高兴。挣完工分后还能有这种精神上的回报,岂不快哉。

去年春,上百万教师、上千万学生一下子被新冠肺炎疫情卷进一场全国范围的宏大教学实践,大家都上了一学期网课。我在其中也上了两门课,忙忙叨叨之间,充满兴奋。学期末,《计算机教育》杂志要办一个谈线上教学的专栏,让我除了写篇文章外还写个专栏的开篇语。写着写着,一句话油然冒了出来:“做个老师真幸运。在这漫长的居家抗疫期间,除了工资照发,还有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做着。如果这么想,忙就是一种幸福。我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幸运感写下这些文字的。”

李晓明(左)和学员们说课

何为“课里乾坤”?十年前,我开了一门新课,“乾坤”之感,是在那课上十年来的磨砺带来的感慨。单说一门课,似乎没什么了不起。但想到一个学生在整个大学四年中投入绝大部分时间精力的是那些课程,一个老师几十年的职业生涯大都是伴随着3—5门课度过的,一门课意味着几十上百个学生听你在那讲几十个小时,课后他们还要至少花几十个小时做相关的事情,其分量对人对己就都可以是很重的了,值得认真对待。而一旦认真对待,就能发现一片广阔的天地、多彩的乾坤。

课里乾坤,首先在内容。一门课的基本内容,通常都是一批前人追求真理的探索和智慧的结晶。当我们的教学不是就事论事,浅尝辄止,方能感到一门课程内容的博大精深。例如我那门课,上溯其内容的渊源,涉及许多诺奖的成果,蕴含着人类在一个方面的知识建构。当然,作为本科教学的材料,大都经过了简化和提炼,其内涵和外延已不易显见。当你将它们内化于心,在课堂上游刃有余、举重若轻的时候,就会带来一种不可言喻的快意。例如有人曾经写文章,从一种视角阐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观念难以实践,提出所谓“礼让悖论”。在我们的课中,当深入到博弈的推理假设,就能证明“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态度恰好让社会走出了“囚徒困境”。这里不是价值观的争辩,而是逻辑的力量。

课里乾坤,也在教学理念及其实践。人类进入21世纪后,教学理念的一个基本分野就是问题导向还是知识体系导向。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基本上是在知识体系导向的教育中学成的。不过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年轻人也不同了。知识不只是在老师那里,也不只是在图书馆中,更多的是在网上,在鼠标的点击之中,年轻人的学习需要有动机,希望从一开始就感受到学了有什么用。问题导向的教学就具有这种针对性。对老师而言,问题导向的教学,虽然意味着更高的要求,但也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发挥才智的空间。

课里乾坤,还在于技术的运用,尤其是在网络信息时代。经过去年疫情时期不得已而为之的检验,疑虑已经不打自消,“线上”已经成为一种可以接受的常态。不仅上课,各种重要的活动也都如此。这无疑将深刻影响教学的环境和样式。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40多年前我念书的时候,老师在一门课上耕耘多年,攒下来的“资产”是自己的一套教案,或者一本教科书;过去20年来,老师一门课教若干年,攒下来的资产就多了一套具有个人风格的PPT;近10年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个老师留在身后的还可以有一门慕课。北京大学两次被学生评为十佳教师的屈婉玲教授去年离开了我们,她在患病期间制作的精品慕课留在了华文慕课平台上,永远开放。

课里乾坤,更在价值观的传递。无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课程思政,都不在于几句口号,而在教师课堂的言行之中。上个月,我们办了一个导教班,请“南京大学我最喜爱的教师”陈道蓄教授给几十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上了一周的课。那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课,但得到的“意外”评价之一是,虽然陈老师没提一句课程思政,但他的课所传达出来的治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学生为本的取向,浸满了课程思政。大家受益匪浅。

课里乾坤,教师在其中的角色绝不只是付出与贡献,也得到充沛的洗礼和滋养。教研相长,让我们的学问不断精进,乐在其中;教学相长,学生让老师欣慰的,不光是那些令人惊喜的优异表现,让课程得以不断改进,还在于学生们在不经意间发出的心声。记得有一次海南的一所民办学校请我去上了一个学分的课,我也是想看看所谓“三本学生”到底怎么样。几天下来后一个学生发信息说谢谢,不是为别的,居然是为“让我发现原来我也有认真听课的能力”。这让我很是感动。

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辈学者Warren Weaver曾说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的生活可以比得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生活,它给我们带来无与伦比的回报和愉悦。是啊,课里乾坤,只有做教师才有的一个乾坤。我们是幸运的。

(本文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瑞声慕课讲席教授。曾因主持研发中国高校影响力最大的搜索引擎“天网搜索”获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所创设课程《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思维方法》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因倡导与推动慕课在中国的发起与发展获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教育奖、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杰出教学奖。)

责编:张惠娟
制作:毋存鑫

审核:贺春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